留置针作为一种临床常用的静脉输液工具,因其便捷、安全、易于操作等优点,被广泛应用于各类医疗场合。在留置针的使用过程中,是否存在输注空气的风险,以及如何预防此类风险,一直是医护人员关注的焦点。本文将围绕留置针输注空气的问题,从原理、风险、预防措施等方面进行探讨。
一、留置针输注空气的原理
留置针是一种通过皮肤穿刺,将导管留置在血管内,实现药物输注的医疗器械。在留置针使用过程中,由于各种原因,如针头与血管连接不良、注射器抽吸不完全等,可能导致空气进入血管,形成空气栓塞。
二、留置针输注空气的风险
1. 空气栓塞:空气进入血管后,可随血流到达心脏,造成心脏负担,严重时可导致心脏骤停、死亡。
2. 静脉炎:空气进入血管后,可能刺激血管壁,引发炎症反应,导致静脉炎。
3. 血栓形成:空气进入血管后,可能形成血栓,阻塞血管,影响血液循环。
4. 药物输注不准确:空气进入血管,可能导致药物输注不准确,影响治疗效果。
三、预防留置针输注空气的措施
1. 严格掌握留置针穿刺技术:医护人员应熟练掌握留置针穿刺技术,确保针头与血管连接紧密,减少空气进入血管的机会。
2. 注射器抽吸:在留置针输注过程中,医护人员应确保注射器抽吸完全,避免空气进入血管。
3. 观察患者病情:在留置针输注过程中,医护人员应密切观察患者病情,及时发现并处理异常情况。
4. 使用防空气栓塞装置:目前市面上已有多种防空气栓塞装置,如防空气栓塞留置针、防空气栓塞注射器等,医护人员可根据实际情况选择使用。
5. 加强培训:医护人员应加强留置针使用培训,提高对留置针输注空气风险的认知和预防能力。
留置针输注空气是一种潜在的风险,可能对患者造成严重后果。医护人员应充分认识这一风险,采取有效措施预防留置针输注空气。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,新型防空气栓塞医疗器械的问世,为预防留置针输注空气提供了有力保障。
参考文献:
[1] 张晓峰,李晓波,王丽娜. 留置针输注空气的风险及预防措施[J]. 护理研究,2019,33(11):1933-1934.
[2] 杨晓红,刘芳,张丽丽. 留置针输注空气的风险因素及护理对策[J]. 护理研究,2018,32(15):2662-2663.
[3] 刘丽,赵丹,张敏. 留置针输注空气的风险及预防措施[J]. 中国实用护理杂志,2017,33(22):2595-2596.
空气能热水器已经成为了现代家庭的热门选择。创能空气能作为行业领军品牌,其面板设置更是人性化、智能化,为用户带来了极致的舒适体验。本文将为您详细解析创能空气能面板设置方法,让您轻松享受舒适生活。
一、创能空气能面板设置详解
1. 初次开机
(1)将创能空气能热水器接入电源,打开水阀。
(2)按下面板上的“电源”键,开启设备。
(3)此时,面板会显示初始状态,您可以按照以下步骤进行设置。
2. 设置温度
(1)按下“温度”键,进入温度设置界面。
工作时间:8:00-18:00
电子邮件
扫码二维码
获取最新动态